(原文刊載於KPMG社會創新視野眺望臺 2021年2月號)
國際衝擊投資網絡 (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 GIIN) 於2021年1月中發佈《Impact Investing Decision-making: Insight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報告書,其中包含對衝擊投資市場的財務成果觀察,以及投資人應用不同投資工具的方式。此份報告期待透過提供更充足的市場資訊及投資經驗,帶動投資人認識並投入衝擊投資市場。
本次研究中發現,近期衝擊投資人已逐漸發展出更完善的工具與方法,在評估投資表現及配置資金時得以納入更多財務與衝擊的面向,包含6個項目,分別為:財務收益目標 (financial return objectives)、影響力目標 (impact objectives)、財務風險容忍度 (financial risk tolerance)、影響力風險容忍度 (impact risk tolerance)、可投入資源量 (resource capacity) 及流動性限制 (liquidity constraints)。方法上的精進也反映在過去一年的成果中:報告中指出,根據GIIN 2020年的調查,近2成的衝擊投資人表示旗下衝擊投資的影響力成果超越預期,另有逾8成表示與預期影響力目標相符;除了影響力層面外,財務成果上也有近2成的衝擊投資人表示旗下衝擊投資的績效超越預期,另有逾7成表示與預期財務收益目標相符—可見衝擊投資人逐漸得以同時滿足衝擊與財務面的追求。
報告書中也提供衝擊投資機構的評估與決策經驗談。如比利時的衝擊投資機構 Incof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迄今即已投資逾30億美元的資金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及金融服務發展;對此機構而言,財務收益、影響力目標、影響力風險容忍度重要度最高,財務風險容忍度及可投入資源為重要性中等,流動性限制則重要性較低。為達到財務收益目標及影響力目標,Incofin 均已發展出完善的評估機制與方法論,透過潛在投資標的過去的財務表現、投資報酬率、還款狀況等數據產出財務目標的評估,並同時關注該標的是否具有清楚的衝擊理論 (impact thesis) 得以將行動與衝擊目標連結。
透過此份報告,GIIN提出對衝擊投資人使用投資工具及評估方法的觀察,也持續呼籲此產業需要更多透明化的市場資訊以協助其中的投資人精確評估自身投資相對於市場的表現,並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此發展中的市場。
資料來源:GIIN